灾后心理援助组织与心理干预论坛会议通知
发布时间:2012-02-07 浏览量:2098
灾后心理援助组织与心理干预论坛
会 议 通 知 (第一轮)
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,各界积极响应,至今开展了大量的心理援助工作。为加强交流、总结经验,受卫生部疾控局委托,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将于二零一二年三月在四川成都组织召开“灾后心理援助组织与心理干预论坛”。
请各有关单位积极派员参加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会议时间地点:
时间:2012年3月30日-31日(30日全天报到)
地点: 四川省成都市天使宾馆
二、会议背景:
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,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立心理危机干预基地,与国内外多家机构(强生公司、香港青年发展基金会、DFID西安精神卫生中心、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等)合作进行了长期有效的心理援助及干预工作,基本覆盖了四川省所有极重灾县以及陕西宁强县,直接受益人数约500万。该会议旨将三年来我基地所作的工作进行经验总结,并邀请国内其他从事灾后心理干预的机构和专家进行经验分享。华西医院康复科和护理部也积极参与了灾后康复工作,并与香港理工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系列合作,本论坛希望邀请康复科和护理部参与灾后干预的专家参与本次会议,进行经验分享。
三、会议日程
时间、地点 |
内容安排 |
主讲人 | ||
3月30 日上午
8:30—9:00
(主会场) |
开
幕
式 |
卫生部领导发言 |
严俊 | |
华西医院领导发言 |
李为民 | |||
成都教育局领导发言 |
梅青 | |||
9:00—9:30
(主会场) |
卫生部-强生“震灾后儿童心理康复援助项目”来源、监管经验 |
谷里虹 | ||
川港项目选择、管理经验 |
蔡元云 | |||
9:30—10:00
(主会场) |
跨部门、跨区域项目沟通与协调 |
周简
省卫生厅代表 | ||
10:00—10:30
(主会场) |
茶休、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| |||
10:30—10:50
(主会场) |
国际沟通与合作经验分享 |
赈与亚洲代表
| ||
11:00—11:20
(主会场) |
项目组织管理经验和设想 |
孙学礼 | ||
11:20—11:45
(主会场) |
学校心理卫生干预模式探讨 |
黄颐 | ||
11:45—12:00
(主会场) |
社区心理服务模式探讨 |
高金英 | ||
12:00—14:00 |
午餐、午休 | |||
3月30日下午
14:00—16:00
(一、二、三分会场) |
论
坛
讨
论 |
学校儿童心理援助经验交流论坛 |
王玉凤、马弘
黄颐、程秋燕 | |
护理康复论坛 |
李继平 | |||
躯体康复论坛 |
何成奇 | |||
16:00—16:15 |
茶休 | |||
16:15—17:30
(一、二分会场) |
论
坛
讨
论 |
项目工作人员培训和督导 |
香港专家
| |
乡村、县市等不同层级心理服务模式探讨 |
高成阁
师建国
黄国平 | |||
3月31日上午9:00-10:30
(一、二分会场) |
论
坛
讨
论 |
有文化特色的社区建立及文化对心理援助的影响 |
杨彦春
赵旭东 | |
灾后心理治疗技术交流 |
方新
施琪嘉 | |||
10:30-10:45 |
茶休 | |||
四、参会对象:
从事心理卫生工作、教育工作、社区工作和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、科研院所、教育机构、医疗卫生机构、国内外专家等相关人员。
五、联系方式:
大会组委会秘书处
联系人:李斌(13308089038) 邮 箱:libinjia@163.com
郭婷(18602895932) 邮 箱:mtingting@163.com
李西荣(13086637992) 邮 箱:shandongren82@163.com
付雪垠(13688484169) 邮箱:loveswik131@hotmail
电 话:028-85422621 传 真:028-85422740
附件一:会议征文通知
附件二:参会回执表
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危机干预基地
二零一二年二月一日
附件一:会议征文通知
灾后心理援助组织与心理干预论坛
征文通知
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,各界积极响应,至今开展了大量的心理援助工作。为加强交流、总结经验,受卫生部疾控局委托,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将于二零一二年三月组织召开“灾后心理援助组织及心理干预论坛”,会议征文内容如下:
一:组织管理
- 行政管理层面项目的来源、选择及监管经验
- 跨部门、跨区域的沟通与协调
- 专业人员的项目组织管理经验及设想
二:项目实施
- 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团队的建设
- 项目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督导
- 项目进度、质量、费用管理
- 村镇、县市或学校等不同行政层级心理援助服务模式探讨
- 项目的评估和控制
三:学术交流
- 灾后精神卫生状况流行病学调查
- 不同群体的干预技术(如留守儿童、少数民族、残障、自杀高危人群等)
- 地域或宗教文化对心理援助的影响
- 灾后心理干预的短期作用和长期效应
- 心理卫生服务模式探讨
- 有社区文化特色的干预(如档案框架的建立、本土心理工作者的选择和培养等)
- 个别心理治疗技术
四:国际合作
- 国际合作的方式、层面经验
- 国际合作项目成果展示
请将论文的摘要、正文、参考文献以E-mail形式发往研讨会秘书组邮箱shandongren82@163.com投稿咨询电话:13086637992,联系人:李西荣。
请在来稿时注明同意以何种形式(全文或摘要)在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及心理康复研讨会论文集(光盘)上登出。同时请注明作者姓名、单位、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子邮件地址及电话。征文恕不退回,请自留底稿。
论文征集截稿时间:2012年2月25日前(以电子邮件日期为准)。
请就上述会议征文内容准备,积极参会。
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危机干预
2012年1月
附件二:参会回执表
单位名称 |
|
联系人 |
| ||
地 址 |
|
邮 编 |
| ||
姓 名 |
性别 |
职务 |
电 话 |
传真/E-mail |
手 机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是否参加会议发言:是○ 否○ | |||||
是否需要住宿:是○ 否○ 入住时间 日至 日 | |||||
其它要求: |
此表转发复制有效